【第八章,蓟城宴会】_三国:开局获得盲盒系统
笔趣阁 > 三国:开局获得盲盒系统 > 【第八章,蓟城宴会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【第八章,蓟城宴会】

  嗯,邹靖,挺中规中矩的一员将领。

  不过此人在历史和演义中都没什么特别出彩的事迹。

  邹靖道:

  “既然程远志等贼人已经伏诛,不如杨县令现在就跟我们回去,面见刺史大人。”

  “如此也好。”

  杨易道。

  ……

  当天傍晚。

  蓟县,城门口。

  早已接到邹靖报信的幽州刺史刘焉亲自在城门口迎接大军凯旋。

  城门两边立着旗帜,旗帜下摆着百头猪牛羊,以及百坛酒,预备犒劳军士。

  刘焉见到大军远远来到,吩咐下人割好肉、倒满酒,带领一众幽州文武前相迎。

  杨易策马跟在邹靖侧后方,扫视一眼。

  姓名:刘焉

  好感度:

  武力:

  智谋:

  理政:

  军事:

  天赋:党争,治理一方。

  ……

  来自后世的杨易知道,这绝对是一个枭雄式的人物,东汉末年的许多重大事件都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绝不能小觑了他。

  杨易与刘备在邹靖两边,翻身下马。

  只见刘焉道:

  “伯义,元亨小友,玄德贤侄,哈哈,汝等可是立下大功啊,老夫在此祝贺你们凯旋而归。”

  邹靖抱拳拱手道:“多谢刺史大人!”

  杨易抱拳拱手道:多谢刺史大人!

  刘备抱拳拱手道:“多谢刺史大人!”

  刘焉走前,拉起杨易的手,笑道:

  “不必客气,元亨小友,今番为我幽州除去大患,理应由本官向你道谢才对!”

  “大人谬赞了,杨某身为幽州一县之父母官,保境安民这些事情都是应当的!”

  杨易谦虚道。

  刘焉摇头笑道:

  “本官听说,元亨才刚满十八岁,自古英雄出少年啊,这一次,你是真正救了我幽州,挽救了幽州于危难之中。”

  “大人说的没错。”

  一旁的邹靖附和道。

  “元亨小友,汝之功绩,本官明日就书,表奏朝廷,届时朝廷肯定会予以封赏。”

  “今日,本官已在府备好宴席,给诸位接风洗尘!感谢众将士护我幽州太平,请!”

  刘焉挥袖示意道。

  “好!”

  “好!”

  众人跟随刘焉步入城中。

  不等吩咐,城门口处的士兵们自行将酒肉分发给凯旋而归的将士们。

  当夜,大军就驻扎在城外军营中。

  ……

  幽州刺史府邸内。

  众宾团座,自有舞女前斟酒、笙歌、舞蹈。

  宴席中。

  杨易换了一身衣服,跪坐着,看着面前案的酒菜,又看了看刘焉。

  刘焉虽然年近五旬,但是看去依旧精神矍铄,面色红润,目光炯炯有神,一身华服也丝毫遮掩不住其身材的魁梧。酒过三巡。

  刘焉举杯环顾一周,先敬了众人一杯,继而看着杨易道:

  “元亨小友,今番汝为幽州可是立下了大功啊,此次黄巾贼寇在幽州之动乱已经平息,你功不可没啊!”

  杨易听了刘焉的话,谦虚地说道:

  “刺史大人过奖了,元亨只是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而已,不敢居功。”

  “哈哈,元亨小友谦虚了,这一次若没有你及时击溃程远志等贼寇,幽州还不知要被他们糟蹋成什么样子!来,元亨,老夫敬你一杯。”

  刘焉再次端起酒杯,朝着杨易笑道。

  杨易不敢怠慢,同样举杯回应,并起身自谦道:

  “刺史大人千万别这么说,这些贼寇虽然声势浩大,但从根本来说,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,其实不足为虑,刺史大人只需将心放在肚子里就行了。”

  “幽州有刺史大人在,还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,黄巾贼寇早晚都要灭亡,元亨只是依靠着范阳县军民勠力同心,侥幸将贼寇击退罢了。”

  听到杨易如此一说,刘焉开心得将杯中酒一饮而尽,他对杨易这番话还是非常赞同的。

  杨易虽然年纪不大,但是为人谦逊,处事果决,正是他所需要的人才。

  而且,此人还是弘农杨氏世家的子弟,虽然仅是旁系,但是一般来说只要能力足够优秀,成就足够显眼,旁系也能变成嫡系。

  所以他并不介意施一些恩惠,拉拢一下杨易。

  旁边侍女赶紧前将酒杯再次倒满,刘焉慢饮一杯后,又开口道:

  “元亨小友,明日本官就将你之功绩奏朝廷,同时,我幽州渔阳郡太守一职尚且空缺,而渔阳郡总是受到北方胡人的南侵,奈何我部下文吏中,无人有领兵防御之能力,武尉中,亦无人有治理郡县之能力,如此则颇为烦恼。”

  “故而,本官想向朝廷举荐你赴任,不知元亨小友意下如何?”

  见刘焉主动抛出橄榄枝,杨易不由得有些心动,快速思索起来。

  说是举荐,其实以刘焉汉室宗亲的身份和在幽州的威望,这只是他一句话就可以安排好的事。

  渔阳郡地处边关,与胡地接壤,时常遭受游牧骑兵的侵掠,不是个好差事。

  而且因为距离朝廷远,信息不畅通,有什么好事一般也轮不到边关将吏。

  刘焉这是想明升暗贬,既拉拢又流放,顺便压榨一波他的价值啊。

  杨易不由得心里暗骂一声“老狐狸”,但面却装作认真考虑的模样。

  尽管如此,但是杨易毕竟是有金手指的男人,别人怕那异族,他却未必对付不了。

  再加,太守一职毕竟高于县令,这是一次升迁的良机。

  何况,地处偏僻也不是没有好处。

  这往往意味着天高皇帝远,来自王朝内部的束缚会减少很多。

  遇到某些特殊情况,还能用异族入侵的名头做挡箭牌。

  扩充军力也能有理有据,正大光明。

  其实对于现在的杨易来说,是挺需要这样一个地方来缓缓发育的。

  稍稍权衡利弊之后,杨易下定决心。

  向刘焉拱手道:

  “多谢刺史大人提携,如刺史不弃,元亨愿竭心尽力为刺史大人治理好渔阳。”

  刘焉听了这话顿时大喜过望,连忙道:

  “好,好,好!元亨小友果真是青年俊彦啊!”

  杨易微笑着应承下来。

  见刘焉有意拉拢自己,一时间又说了不少奉承的话,直说得刘焉暗喜连连,老怀大慰,接连痛饮数杯美酒。

  只剩下刘备尴尬地在一旁陪着笑脸。

  刘焉仿佛将刘备忘记了,脸色逐渐红润,醉醺醺地开口道:

  “元亨啊,我与汝伯父乃是故交也,去岁在京兆,我还曾与他同室畅饮,共论天下大事,说起来,你我之间关系并不生分,或许按照这情分,你还得管我叫一声义伯呢,哈哈哈哈。”

  刘焉仿佛是喝醉了,又仿佛在装醉试探杨易。

  杨易是打蛇随棍,想要抱紧刘焉这个便宜大腿,于是再次起身,举杯相敬道:

  “元亨拜谢义伯。”

  刘焉欣然接受。

  杨易知道,刘焉说的故交旧友乃是当朝侍中杨彪,当今弘农杨氏大家族的嫡系血脉,同时也是杨易的堂亲伯父。

  根据系统植入的记忆,这具身体的父亲是祖父杨赐的庶出幼子,名叫杨归,三十岁左右就和妻子双双病逝了,一生没有什么成就,由于是庶出也没有得到什么家族培养,只留下杨易一个儿子。

  杨易从小,是被弘农杨氏的宗族亲戚轮流领养长大,因为勤奋好学而受到家族长辈提拔。

  他的爷爷,当朝太尉,帝师杨赐,利用朝中的关系安排了一个边远小县里的主簿文职,再后来意外升为县令。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43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4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